首頁

font size : 20 18 16 14 12 10

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中世紀(含)前的基督教音樂(II) –Unknown–

●希臘聖詩●
A.D 70-132:基督教世界開始走出猶太聖詩的框架,自由釐定新的崇拜及音樂儀式
A.D 313  :米蘭詔書–立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希臘聖詩自此蓬勃發展

  


.作者繁多,優美作品也不少,但至今可考的數量卻是極少;目前多存在於東正教會,並因之發展出類拉丁聖詩教會調式的「拜占庭八調(Oktoechos)」。

.能自歷史上考究的第一位希臘聖詩作者是亞歷山大的革利免(Chement of Alexamdna 150-220 A.D.),被稱為「希臘聖詩之父」。

.源於西元四、五世紀,盛於西元七、八、九世紀。

.著名的另有:革理底的安德烈(Andrew of Crete660-732 A.D.) 、科斯馬斯(Cosmas, The Melodist,C-750 A.D.) 、撒巴人司提反(Stephen, the Sobaite, C725-815 A.D.)、約瑟(Joseph the Hymnographer-883A.D.)

大馬色的約翰(John of Damascus 700-754 A.D.):被譽稱為希臘教會最偉大的詩人。最著名的兩首復活節詩歌:「復活良辰歌(The day of Resurrection)」及「忠實信徒歌(Corme, Ye Faithful, Raise the Strain)


(2008.7.29 補充)
–Byzantine Music Of The Greek Orthodox Church


~下為此專輯中文簡介:
中文名稱:希臘正教拜占庭音樂
英文名稱:Byzantine Music Of The Greek Orthodox Church
版本:[FLAC]
發行時間:1989年
專輯歌手:Costas Zorba
地區:希臘
語言:希臘語
簡介:
基督教創立後不久便逐漸分化為以希臘語地區為中心的東派和以拉丁語地區為中心的西派。1054年基督教會東西兩派正式分裂。東派教會以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為中心,自稱信仰正統的基督教教義。在宗教儀式中東派教會主要使用希臘語,故又稱為希臘正教,但也允許使用地方或民族的語言。因此東方教會一般也稱希臘正教會。

東方教會源自羅馬帝國東部及其鄰近地區的各種基督教團體,保持著自古以來就有的東方禮儀(liturgia orientalis)和特別的傳統習俗。東方教會的大部分宗教團體都是從羅馬天主教會中分離出來的,它們在很多地方比新教教會更接近羅馬天主教會,或部分地屬於羅馬天主教會的性質,甚至有的完全一致。雖然在理論上東方教會是一個相對於西方教會而存在的概念,但它並非像羅馬教會那樣統一,而呈現出各種獨立分離教會並存的局面。

在拜占庭帝國時期,東正教會是帝國的國家教會,直接受皇帝管轄。教會的日常領導權集中於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安提阿和耶路撒冷四個牧首區的牧首手中。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後,這四個牧首區形成自主的教會。十六世紀末,莫斯科都主教脫離君士坦丁堡而自立,形成使用古斯拉夫語的俄羅斯正教。十八世紀以後,東歐一些國家的正教會陸續脫離君士坦丁堡牧首的直接管轄而自立。十九世紀以後又陸續形成一些獨立於君士坦丁堡的教會。

目前世界上共有十五個自主的東正教會,即君士坦丁堡正教會、亞歷山大裡亞正教會、安提阿正教會、耶路撒冷正教會、俄羅斯正教會、格魯吉亞正教會、塞爾維亞正教會、羅馬尼亞正教會、保加利亞正教會、塞浦路斯正教會、希臘正教會、阿爾巴尼亞正教會、波蘭正教會、捷克斯洛伐克正教會、美國正教會,以及芬蘭和日本等兩個自治的正教會。各地自主的教會名義上共同尊重君士坦丁堡牧首在正教眾主教中的首席地位。

東方教會的禮儀大致分為拜占庭禮儀(ritus byzantinus)、亞美尼亞禮儀(ritus armenus)、西敘利亞禮儀(ritus syrus-occidentalis)、東敘利亞禮儀(ritus syrus-orientalis)和亞歷山大裡亞禮儀(ritus alexandritus)等五種類型。無論哪一種禮儀形式,其中心部分都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犧牲的「聖體血」(Leiturgia),而且祭品的準備也成為儀式的一個組成部分,莊嚴的入場行列更成了禮儀的一個高潮。禮儀中助祭時常走到前面,高聲朗誦有關聖化的詞語,內容主要是聖體祈禱儀文(anaphora),還有為祈求聖化而朗誦的有關聖靈降臨的禱文(epiklesis)。無論怎樣,在東方教會的傳統裡人們似乎更加重視日課而非聖體禮儀,每日禮拜的主要部分是日課,而不是聖體血。

雖然東方教會音樂由於歷史、地區和民族等原因而呈現出多樣化的傾向,但其主流是與羅馬教會的格列高利聖詠相類似的單聲部聖詠,其中有在音樂史上十分重要的拜占庭聖詠(Byzantine chant)。拜占庭聖詠與格列高利聖詠在單旋律性、無伴奏、全音階以及嚴格的韻律方面有著共通性,但前者主要立足於《聖經》(詩篇等),後者卻較多地以自由詩為依據。

東方禮儀一般使用古語,使用本民族語言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在調性和調式體系方面,敘利亞聖詠和拜占庭聖詠中有稱為「echos」(回聲)的旋律型,它們與西方的八個教會調式相似。東方的其他教會也有類似的旋律型。在東方教會裡,會眾的合唱顯得比羅馬教會彌撒中的合唱更為重要,而且佔有更大的比重;讚美詩也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晨禱和晚禱中的作用甚至超過了它在彌撒曲中的作用。

在教會的禮儀和音樂方面,東正教會與東儀天主教會(即持守各種東方禮儀和典制的天主教會)幾乎無多大區別。東方禮儀及習俗不僅由東方教會及其信徒始終保持、並使之發揚光大,就連天主教會也往往把它視為自身所有。

拜占庭聖詠 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藝術上,作為東方教會音樂主流的是拜占庭聖詠。傳承至今的拜占庭聖詠是拜占庭禮儀中正式使用的希臘語聖詠,廣義上巴爾乾半島各國正教會使用的譯成本國語言的聖詠也被納入拜占庭聖詠的範疇。拜占庭聖詠是拜占庭教會音樂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音樂史上佔有著重要的地位。

拜占庭教會的禮儀音樂並非古希臘音樂的延續,它與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基督教聖詠一起在淵源上與猶太教會堂的音樂有關,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東方模式為基礎而形成的新的傳統,在內容和性格上具有濃郁的東方特色。

在拜占庭教會禮儀音樂中,最具特色和發展最為顯著的要數以自由詩為基礎的讚美詩了。拜占庭聖詠的最古老形式是興盛於四、五世紀時的讚美詩「troparion」,其原形可能是唱誦《舊約詩篇》等內容時添加在每一個段落裡的新的祈禱,也就是說它是一種用作《詩篇》釋義的插入句。以後這種新的插入句形成了獨立的單節式讚美詩,稱為「Sticheron」(讚美詩歌集稱為「Sticherion」)。它的音樂非常簡單,便於會眾記憶。

隨後出現的讚美詩歌樣式是盛行於五世紀中葉前後至七世紀的「kontakion」,其代表人物有敘利亞出生的教士羅曼諾斯(Romanos,六世紀前半葉)和塞爾基奧(Sergios,600年前後,610-638年任君士坦丁堡總主教)。

一個「kontakion」就是一首詩,由短小的引句(prooimion或koukourion)和十八至三十個左右的結構相同的詩節(oikos)組成,各個詩節在韻律上統一,只是引入部分不盡相同。其特徵表現為各個詩節續以迭句(refrain)為結束(有時只有統一的結束語),又集各節開頭的文字以表示某種意義等。這種形式的著名實例是《Akathistos》,它是由二十四個詩節組成的馬利亞讚美詩歌,開頭的文字按字母順序排列。據說這首歌曲是塞爾基奧在擊退威脅國都的外來敵人之後為表達喜悅心情而作的。以後「kanon」盛行,「kontaktion」被刪節後僅保留第一詩節,它的旋律經精雕細琢而成。在一種被稱為「pasltikon」的獨唱者用的歌曲裡,收錄了許多精緻的旋律。

七世紀末「troparion」和「kontakion」被逐步興起的「kanon」所取代。「kanon」是一種大型的詩歌形式,它是在一種被西方稱為「canticum」(頌歌)的讚美詩基礎上作詞而成。由九首頌歌(ode)組成,暗示著九首聖歌(來自《舊約聖經》的八首及《新約聖經》的一首),每首頌歌包括幾個詩節(最多達十五個詩節)。各頌歌的第一個詩節有其固有的旋律(heirmos),它的旋律和節奏的特徵成為後面詩節(tropartion)的規範。結尾的「tropartion」(也稱theotokion)多為讚美瑪利亞的內容。由於其中第二首頌歌的內容與《申命記》23中摩西的歌有關,情緒暗淡,所以僅在大齋期詠唱,其他時間只唱八首頌歌。

「kanon」的全文收錄在成為「menaion」的禮儀書中,一般來說歌手們使用簡化了的歌曲集《Heirmologion》,它收集的只是各首頌歌的第一節旋律。這種樣式一直存在到十一世紀末。即使在今天,《Heirmologion》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獻資料。在「kanon」的作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克里特的安德魯(Andrew,約650-720)、約翰(大馬士革的)(Johannes Damascenus,約675-約749)和耶路撒冷的科斯馬斯(Kosmas,750前後)等。

在早期基督教時期拜占庭教會曾採用了敘利亞的異教讚美詩歌。由於拉奧迪卡(今敘利亞西北部的拉塔基亞)宗教會議(360-381)和布拉加宗教會議(563)禁止在禮儀中使用《聖經》以外的歌詞,又由於八世紀前半葉發生的聖像破壞運動一直延續到狄奧佩盧斯(Theophilus,829-842在位)皇帝死後才告結束,所以除了在埃及俄克西林古城遺址陸續出土的一些古薄紙殘片上記載的基督教讚美詩之外,幾乎沒有什麼與之有關的內容以及與六至九世紀的拜占庭讚美詩有關的重要手稿被保存下來。

至七世紀時,讚美詩作者往往既是詩人又是音樂家。他們創作詩歌,也寫音樂,至少是把古老的讚美詩旋律填上新的歌詞。西方教會讚美詩是以《詩篇》為基礎的,東方或拜占庭讚美詩卻從自由詩中獲得驚人的發展。

在九至十世紀的拜占庭宮廷音樂中,保存下來的僅有非宗教性的歡呼歌(acclamation)片段,這是一種向皇帝致意的禮儀性詩歌和音樂,以後它們成為俄羅斯和巴爾乾半島諸國的教會中用作迎接地位很高的神職人員的禮儀音樂。

七世紀以後一些聖人的祭典節日相繼出現,於是許多與之有關的新的詩歌被創作出來,直至十一世紀時這樣的詩歌被禁止為止。此後這種詩歌再無創造性的發展。巴列奧略王朝(Palaeologi,1261-1453)出現了文藝上的復興。由於過分地注重音樂的表面化,在拜占庭讚美詩的輝煌時期裡曾經一度出現歌詞與音樂間的和諧消失、原先的旋律結構變得模糊不清的現象。

十四世紀中葉以後,拜占庭帝國急劇衰落,最終只控制著君士坦丁堡及其周邊地區。拜占庭教會音樂受到了來自地中海沿岸的法國、意大利、斯拉夫及土耳其的影響。修道士們模仿外國的旋律,以保加利亞、波斯或西歐的音樂樣式來創作教會音樂。這種傾向一直延續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十八世紀起土耳其和阿拉伯的因素入侵,雖然古老的傳統並未完全喪失,但拜占庭教會音樂還是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現存的拜占庭系統的教會音樂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代表其最純粹形態的特定時代的樣式已經不復存在了。

拜占庭聖詠在許多地方與羅馬教會的格列高利聖詠相似,是一種單聲性禮儀聖詠,主要使用希臘語,以韻文為主的歌詞大部分不是來自《聖經》,而往往以讚美詩和頌歌為寫作範本,大多來自會眾的讚美歌;它以自然音為主,節奏拍節不甚嚴格,採用無伴奏的形式。相比之下,格列高利聖詠的歌詞主要是《聖經》中的《詩篇》及其他經文。

十四、十五世紀的理論家把拜占庭聖詠分成三種類型,有收集在上述《Heirmologion》中的頌歌「kanon」,有在《Sticherarion》中見到的單節式讚美詩歌,還有在除《Kontarion》之外的禮儀歌曲集中所收集的花唱風格的歌曲。

拜占庭音樂中有八個代表性的調式,統稱「八聲」(oktoechos)。它的基礎是六世紀時產生於敘利亞教會的「echos」,具體名稱與希臘音樂理論用語「harmoniai」(即octave species)相同,可以比作西方的八個教會調式,但內容不同而且具有旋律型的性格。所謂八聲就是在拜占庭聖詠中依照八個回聲將詠唱的旋律作分類整理而成。八聲有正格(chyrios)和變格(plagios)之分,各有四個「echos」。在禮儀書中每個「echos」都配有儀文,仍按照八聲的名字來稱呼。拜占庭聖詠按各自特定的調式詠唱。

拜占庭教會原本使用的禮儀書收錄了八套從星期六晚上至星期天的日課禮拜用的儀文,以後出現的大型彙編(parakletike)增加了平日的內容。拜占庭教會禮儀中有按教會聖歷舉行的,還有每八周將儀文輪流一遍的做法,這本大型彙編就是為此而形成的。

目前,雅典和薩羅尼卡的希臘正教會所使用的拜占庭聖詠都是單旋律性的,非常簡單,一般伴有近乎持續音的低音聲部,還有類似西歐的多聲部音樂或和聲式的合唱形式。以希臘阿陀斯山為中心的眾多東正教修道院所使用的全是單旋律性聖詠。阿陀斯山位於離希臘北方不遠的半島上,自十世紀以來就是東正教修道院的中心,主要是希臘東正教會的修道院。除此之外,所有較大的東正教會都在那裡佔有一席之地。
(陳小魯著《基督宗教音樂史》宗教文化出版社)



專輯曲目:

Byzantine Choir Of All Saints Cathedarl, Constantine Zorba, Dir. - Byzantine Music Of The Greek Orthodox Church, The Akathist Hymn
1. T Prostahten Mystikos
2. st Stanza (A-Z)
3. Ti Ipermaho (Kontakion)
4. The Canon (Odes 1st - 3rd)
5. nd Stanza (H - M)
6. The Canon (Odes 4th - 6th)

Byzantine Choir, Contstantine Zorba, Dir. - Byzantine Music, Of The Greek Orthodox Church - The Akathist Hymn
1. rd Stanza (N-S)
2. Ti Ipermaho
3. The Canon (Odes 7 - 9)
4. th Stanza (T- Z)
5. Tin Oreotita (Tropario)


0 份回應:

張貼留言